中国近代
0关注 | 43内容
东西洋民族思想的差异
(一)东洋民族“以安息为本位”,“恶斗死,宁忍辱”,“爱平和”,于是而成为“雍容文雅之劣等”;西洋民族“以战争为本位”,“恶侮辱,宁斗死”,“以鲜血取得世界之霸权”。(二)东洋民族“以家族为本位,而个
清末苛捐杂税明目
灯膏捐(土药捐)、肉捐、车马捐(骡马捐)酒捐、煤炭捐、房捐、蚕丝捐、茶摊捐、铺捐、统捐、茶捐、茶碗捐、船捐、靛捐、旱挑捐、展帘捐、猪捐、鱼捐、柿洒捐、剃发捐、糖捐、鸡鸭捐、小商品捐、学捐、牙帖捐、器具
湘军大战太平军
民国教育家马相伯写过自己了解的清军战斗情况。有一次,曾国藩同太平天国的水师打仗,大胜,写了篇奏折为水师统领彭玉麟请功,里边说彭玉麟在两军决战甚醋的时候,手执大刀,跳过贼船,斩了贼首。这个彭玉麟,马相伯
社会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初期状况
社会主义的讨论,常常引起我们无限的兴味。然而究竟如俄国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的青年思想似的,模糊影响,隔着纱窗看晓雾,社会主义流派、社会主义意义都是纷乱,不十分清晰的。正如久壅的水闸,一旦开放,旁流杂出,虽
停罢科举
科举一日不停,士人 皆有侥幸得第之心,以分其砥砺实修之 志。民间更相率观望,私立学堂者绝少,又断非公家财力所能普及,学堂决无大兴之望。 ——《立停科举以广学校折》
宋教仁谈辛亥革命后的政治弊端
今革命之事毕矣,而革命之目的则尚未全达,是何也?不良之政府虽倒,而良政治之建设则未尝有也。故民国成立,已届年余,而政治之纷扰,无一定策画如故也,政治之污秽,无扫荡方法如故也。以若斯之政府,而欲求得良善
八路军敌后分兵和华北游击战争主要地位的奠定
根据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,八路军总部随之决定并部署了三师主力由正规军转化为游击军,由正规战争转化为游击战争,四方分兵,挺进敌后的具体事宜:第一ー五师聂荣臻部、第一二 O 师、第一二九师和第一一五师主
陈独秀的心怀
“行无愧怍心常坦,身处艰难气若虹。”这副对联是20世纪30年代初陈独秀在狱中,刘海粟探监,携言纸笔墨请陈写的,颇能反映陈独秀当时的心怀。——陈旭麓《浮想录》
革命的三类人
所有抱着革命思想的中国人,约略可分为三类:第一类人数最多,包括那些因官吏的勒索敲榨而无力谋生的人;第二类为愤于种族偏见而反对满清的人;第三类则为具有崇高思想与高超见识的人。这三种人殊途同归,终将以日益
黄埔军校学员誓词
不爱钱,不偷生。统一意志,亲爱精诚。遵守遗嘱,立定脚跟。为主义奋斗,为主义牺牲。继承先烈生命,发扬黄埔精神。以达国民革命之目的,以求世界革命之完成。谨誓。
十大军事原则
一、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,后打集中和强大之敌。二、先取小城市、中等城市和广大乡村,后取大城市。三、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,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为主要目标。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,是歼灭敌人有生力
1860到1900的转变
西方的武夫,本来就是来征服“落后民族”的,有若干文化上的傲慢倒也不奇怪,有意思的是,从1860年到1900年,中国人对西方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。我们这个善于编故事演戏的民族,1860年的故事是有关女人的
曾克林给中央局的东北工作通报
各中央局:我冀东军区十六分区司令曾克林奉令率一千五百人于日寇投降后,向东北前进,曾配合红军打下山海关、兴城、绥中、锦州、北镇等城,于九月六日进入沈阳城,并被红军委曾为沈阳卫戍司令,昨日随红军代表由沈阳
南京临时政府的财政窘境
南京临时政府从成立的时候起,便面临着十分严重的财政危机。清政府所课征的许多苛捐杂税已经宣布废除;海关及部分常关、盐厘的税收碳帝国主义者把持,拒绝交付临时政府;各地的田赋和其他税收也被各省军政府藏留,不
中国近代史分期
本世纪50年代,关于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曾有过热烈的讨论。当时的讨论集中在分期的标准上,但也涉及到中国近代史上下限问题。当时主流的意见,把中国近代史定在1840- 1919年的时限内。但也有一些人主张,
正在加载